在滨北街道,有这样一位老人,她尽管已经年近古稀,却一直把无儿无女的九十九岁小姨照顾到老。尽管小姨已经去世1年多,但在当地一提起她,人们都竖大拇哥,直夸她的好,说她对待小姨就像亲闺女一样。
(相关资料图)
话还得从17年前说起,那时李同玉的小姨张清英老伴去世之前,张清英原本住在离梁家湾村四、五里远的碱刘村,老两口无儿无女,那时外甥女李同玉便时常探望。自老人上年纪后,李同玉更是隔三差五上门看看老人身体怎样,家里有什么需要就帮忙添置,外甥女婿张学田也来帮着干活儿,夫妻俩对张清英的照料一直没有间断过。
老人无儿无女,外甥女善养老人
2007年,老伴去世后张清英一个人独居,她从年轻时便患有癫痫,虽近年病情比较稳定,但偶尔的复发对老人来说仍是痛苦,更让李同玉放心不下。“这样两边跑着,有时难免照顾不上,小姨年纪越来越大了,身体也不好,不如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来。”李同玉心想,她说:“小姨,你就住到俺家里来吧!”
就这样,外甥女把小姨接到了家里,夫妻俩给老人收拾好单独的房间。但是,张清英80多岁的时候突发脑血栓,从医院回来后,李同玉夫妻俩对她悉心照护,按时给老人吃药、做检查,老人身体很快得到了恢复,精神和气色比生病前还好。
受脑血栓后遗症的影响,有一次张清英不小心摔倒,送去医院发现股骨头断裂,医生不建议做手术:“这个年纪做手术风险太大。做手术的话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。”李同玉便把小姨接回了家。从此,张清英不能下地走路,李同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。
“外甥闺女照顾俺可细心了,俺在这里住着可好了……”说起这些年的生活,张清英逢人便不住说。熟悉的人,知道她们是小姨和外甥女,而在更多人眼里看来,她和李同玉更像是一对母女。
为了照顾小姨,她七八年来未出过远门
午饭时间,李同玉把炖鱼、炖肉和炒菜端上桌,再给张清英盛出来端到她面前。“小姨喜欢喝点酒。”盛好饭菜的同时,李同玉每天给老人倒上一两白酒,再叮嘱她:“多了不行,对身体不好,就这些,慢慢喝。”以前,张清英不吃肉,来到这里以后,可口的饭菜让她胃口好起来,有时会主动喝点骨头汤、吃点肉。
给张清英做饭、洗衣、洗澡、梳头、按时吃药……这是李同玉多年如一日在做的事。家里的开支除了丈夫的退休工资,就靠夫妻俩养鱼、养鸭子来支撑,平日十分忙碌。但对于照顾张清英,夫妻俩没有一句怨言。
自从把小姨接到身边,李同玉已经有七八年没出过远门,甚至几年前一次生病需要住院,考虑到照顾老人,她最终还是没去。“小姨这个岁数了,腿脚也不行,身边不能没有人,别说出远门了,鸡窝子都没空打扫,家里属我最了解她,我得守着她。”李同玉说。“冬天生上炉子,因为小姨不能下地看管,一霎霎就灭了。我冬天就没有睡到八九点钟的时候,每晚都是睡到十二点以后,给她上上碳,顶早晨起来炉子不灭。你要是九点来钟上上碳睡觉,早晨起来炉子就灭了,冷啊!”
孝顺的一家人,成为老人晚年依靠
一晃张清英已在外甥女家里住了17年时间。当年,老人刚刚来到家里的时候,李同玉的女儿张李莉正怀孕,如今小外孙已经13岁了。
跟父母一样,住在家里的女儿也从未嫌弃过老人,不仅帮着母亲照顾老人生活,有空时还常跟姨姥姥说话聊天。“我和莉莉她爸年纪大了,抱不动小姨了,现在多亏了莉莉。”李同玉说。每到阳光好、风小的天气,张李莉便把姨姥姥抱下床,推她坐轮椅到屋外面遛遛弯儿、晒晒太阳。张李莉的儿子平日上学不在家时,张清英总会念叨自己的重外甥,孩子在家时也跟张清英十分亲近。
“小姨没有孩子,我当然得养着她,让她吃好、喝好,她高兴,我也就安心了。”李同玉说,就这样一家人四世同堂、其乐融融住在一起……每当这时,张清英老人总是忍不住说:“一家人把俺照顾得这么好,俺住在这里可太好了……”
不幸的是,去年在张清英99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。李同玉一直责怪自己,说没有照顾好老人。她常说“咱现在不也是考虑咱吗?要是咱老了身边没人的时候,人家没有管咱的咱也是难受啊!我看见没有人的,真是觉得可怜。我现在是岁数大了,要是岁数小的时候,我包过废弃的校屋来,我盖个敬老院照顾他们,我现在岁数大了照顾老人就不行了”。李同玉对于身边无儿无女的老人,总是感到身不由己,恨自己无力去照顾他们。
标签
Copyright ? 2015-2022 热讯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